認識農會Introduction

推廣部

農業推廣部介紹
服務專線

  • 05-2592360-3轉51、52、53
農業推廣的目標

增進農民知能:農業推廣具有教育性,並以廣大農民為對象。
增加農業生產:農業推廣具有技術性,如將農業試驗研究機關研究成果介紹給農民,可增加農業生產所得。
發展農村經濟:農業推廣的重點即在指導農業經營方式之改善。
改善農村社會:農業推廣具有社會性,如培育領袖人才,加強公民訓練等。
提昇農民生活:農業推廣的終極目標就是要使農民生活獲得改善。

農業推廣的功能

基本功能-農業推廣工作具有知識、資訊或技術資源轉移。
次要功能-教育訓練功能、組織發展功能、社區發展功能、資訊轉移的延伸功能、管理決策功能、諮詢功能、發展傳播功能、政策宣傳功能、技術資源轉移的延伸功能、規模和精緻經營功能、總體生產力提升功能。

農事推廣教育

提高農民知識技能,增加生產收益、經營效率,改善生產環境,辦理農業資材補助,輔導農友正確使用農藥及病蟲害防治,辦理及推廣地方文化福利事業,改變農村新風貌。
農事推廣內容

  • 輔導番路鄉核心農產業(果樹、茶產業、蔬菜、花卉)之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已組織整合果樹、特用作物(茶)、蔬菜、花卉等共24班產銷班,總人數475人(青農59人)(女性班員55人),建立以市場導向的生產理念。
  • 輔導並協助農民取得3章1Q[(3章-有機農產品、CAS優良農產品、TAP產銷履歷農產品)、(1Q-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條碼等標章QRCODE)。
  • 輔導農民申請各項資材設施補助,包括;有機質肥料、農藥、農機械、產銷設施、設備…等。降低農民生產成本,增加收入。
  • 配合農業試驗所、種苗改良繁殖場、農改場等辦理優良品種改良繁殖,推廣新興作物。
  • 定期辦理阿里山茶區烏龍茶製茶技術競賽、柿子節推廣展售、農民市集…等活動,發展在地農業特色、提升在地農業品牌知名度,拓展農產品多元行銷通路。
  • 配合政府政策,輔導產銷班和農民經營改善、資金需求,辦理農業保險、辦理專案補助…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 輔導農民參加各項農業專業訓練,提升農業知識與技能。
四健推廣教育

四健會(4-H Club)緣起
四健會是美國農業部的農業合作推廣體系所管理的一個非營利性青年組織,創立於1902年的美國。它的使命是「讓年輕人在青春時期儘可能地發展他的潛力」四健會為一非正式、服務性的教育組織,目的在培育農村青少年成為優秀公民。
四健會的目標
積極吸收適齡農村青少年加入,培育農村青年持續投入農業領域,保送農家子弟就讀農校、留村從農,、教育性觀摩聯誼及各種文康活動。辦理以在地核心產業為主之四健作業組,通過大量實踐學習項目發展年輕人的品德、領導能力的生存技能。四健會均以農業的學習為主,但也鼓勵會員學習如領導能力、協作能力、 地理信息系統及公開演講等內容。 青少年是國家最大的資源,四健會是青少年最大的組織。
青少年參與四健會的好處
1. 增強與別人共事、責任心、成就感、自信心。
2. 學會立訂目標,具領導才能、溝通技巧、社區參與以及專業處事技能。
3. 四健會以合作、自治、機動方式,策劃四健會方案,四健會員以其自我的表現,服務社區,回饋社會及國家,贏得了成年人的支援。

家政推廣教育

家政推廣之目的
教育與輔導個人或家庭瞭解生活之相關知能,並有效運用資源與做適當的決策,以增進個人與家庭之健全發展,提升生活品質。「家庭推廣」為預防式之教育取向,在個人與家庭之問題尚未發生之前,先給予事前的教育,亦即幫個人與家庭先打預防針,在面臨問題時可較從容的面對與因應。
(家政推廣之重要性)
1. 實施生活教育
2. 增進國民健康
3. 穩固家人關係
4. 培育健全子女
5. 增進消費知能
6. 養成家政專才
(家政推廣之對象)
家政推廣為全民教育,不分男女老少,老中青幼、男性與女性皆為家政推廣之目標族群與對象。
轉導家政班11班、班員人數236人
輔導田媽媽2班、班員人數:12人(每班6人)
(現階段家政推廣教育重要工作項目)
1. 強化家政班功能:家政班班會之中心議題應包含健康老化、在地老化、安寧療護、關懷新住民家庭、侍親、照顧經驗,以及開源節流等。
2. 建構農村社區長期照顧工作網
3. 推動高齡者生活改善工作
4. 遴選、培育與組織志工服務農村家庭
5. 輔導與鼓勵農會承辦居家服務業務
6. 培育農村婦女副業能力:到宅家事服務、到宅照顧、送餐服務、田園料理、休閒農業、民宿經營、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以及地方手工藝品。
7. 推動環保教育及農家廢棄物資源化處理
8. 家政工作為農會轉型經營照顧服務產業之基礎:透過積極培育家政班婦女為志工或照顧服務員,建構農村中的照顧服務網,以社區力量關懷農村中之老年人或獨居老人。
  

輔導發展在地特色田媽媽品牌

是指長期受過農會家政訓練的農村婦女們所組成的媽媽團體。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自 92 年開始輔導臺灣各地農家婦女成立「田媽媽」,運用個人專長及團隊經營力量,開創副業。以「田園料理」及「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米麵食餐點為主軸,透過專家學者指導,以在地新鮮食材及「三低一高」之健康概念,開發具地方特色的田園料理。結合當地休閒旅遊,帶動在地消費,創造就業機會(行政院農委會,2020)。

Top